1)第631章 各路诸侯乱纷纷_三国之西凉兵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军队一旦没了敌人,一旦身处和平发展阶段,军队很容易利用自身特权优势而迅速堕落,董虎就是凭借武力走到现在的,自然不希望军队堕落成了不堪一战地步。

  该罢职的罢职,该打板子的打板子,军议上更是一再重申严格按照董部义从《训练操典》严肃军法,包括董小乙、刘三山、董信三员大将在内,所有人都挨了训斥。

  董卓恢复了郡国校尉、都尉制后,董虎也认为这是必要的,尤其是像已经平静下来的凉州这样的地方,校尉、都尉就是确保地方安定的关键,不至于让刺史、太守的权限太大。

  朝廷是不是保留“护羌校尉”一职且不论,反正他是不会认同的,什么羌人、胡民的,凉州百姓全都是汉民,州设将军,郡设校尉,校尉之下设左右都尉,再下面就是县一级的县尉。

  州、郡、县又按照军事警戒等级进行划分,任务较重、所处的危险等级较高,将领的权限、兵卒编制就稍大些,相对安全的州郡,将领的权限、兵卒编制就稍小些。

  董虎重视军队建设,对兵卒素质要求较高,蔡邕、阎忠也乐意他整顿军队,对他削减军中将领的权限很是满意,不仅是两员大佬愿意他这么做,下面的文官属吏同样给予了更多的支持。

  在十一月份时,大丫送入冀县一封信件,信件是挺厚实,内容上却没有太多让董虎重点关切的事情,无非是如同工作报告似的将她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大致介绍了下,说了董卓回返长安的事情。

  刚过了年后,大丫又让人送来一封信件,不知因何原因,冀州牧韩馥断绝了袁绍的粮食辎重,两人也因此彻底闹掰了,袁绍一怒之下带着七八万兵马返回了渤海郡,紧接着韩馥也散去了大半兵马,只保留了五万兵马。

  董虎能够理解韩馥散去兵马的举动,冀州虽然极为富庶,但各郡太守、国相实际上都掌握着一郡绝对实权,韩馥入主冀州的时间太短,刚做了冀州牧就对朝廷发动了进攻,他需要冀州九郡(国)太守的支持,太守们就算不支持也不能明面上反对,所以韩馥必须拉拢九郡太守,而不是翻脸弄死了各郡太守。

  韩馥拉拢各郡太守,各郡太守就还有相当的自主权,各路诸侯为了“汉室”而攻打董卓,战争期间,各郡私下里可以给予韩馥更多的钱粮打仗,可现在战争已经落幕了,董卓已经离开了河内郡,各郡太守自然不会继续无脑的为韩馥提供钱粮,省的韩馥回头再利用各郡提供的钱粮,一刀把各郡太守砍死了事。

  换了任何人都是如此,对于韩馥来说,下面一个个太守几若于一个个独立王国,再如何支持他,给他送钱送粮,那也不是自己真正可以信任的人,今日他们可以送钱粮支持,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