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章 统舱+327国债_重归新加坡199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关取了行李后,李晓凡在虹桥机场打了一部出租车,直奔十六铺码头。

  当时每天傍晚有一艘从十六铺码头始发前往明州市的轮船,第二天清晨抵达明州江北码头。

  李晓凡赶到时候,金陵东路一号和十六铺码头现场售票处的当天“天封轮”船票早已售罄。

  幸好,现场有不少“黄牛”,由于临近开船时间,黄牛手里的二等、三等、四等舱票都早已经没了,李晓凡只得掏出三十元人民币高价黑市买了一张五等舱,俗称统舱票。

  当时从申城到明州火车也有好几班,最快的快列七个多小时,慢车要十几个小时,但是很多人还是喜欢坐通宵的轮船。因为轮船四等舱与五等舱的价格比火车票便宜。

  因为当时的人缺的是钱,有的是时间,所以能省则省。

  还有个好处是行李可以多带,当时的明州人喜欢到大上海的南京路和淮海路一带采购高档货,往往挈包背袋、行李繁多。轮船显然比火车宽敞许多,而且行李数量也不像火车那般严格控制。另外大家觉得乘坐轮船可能更加舒适,船舱里可坐可卧,甲板上可走可望,餐厅里可以吃饭,俱乐部里看可以看录像电影,有时还能赶上壮观的海上日出。

  李晓凡买的统舱没有床位,还需要需花上五毛钱跟船公司借个草席。上船后,大家一窝蜂涌进船舱,偌大的统舱瞬间变得拥挤,方才排队时候还谈笑风生的老乡们、新朋友们,一下子又拆伙抢起了地盘。

  领完草席然后找到栖身之处即可,如果在甲板上半夜里会被海风挂的瑟瑟发抖,如果在船舱里,闷热还有船舱里隆隆作响的发动机声。坐统舱是蛮辛苦的一夜,但是省下来的几元钱可是几天的开销啊。

  大家等到各自用行李圈住自己抢占的底舱“领地”后,这才安心。然后留下人看行李,其余的便到甲板上放松去了。

  李小凡感觉统舱虽然环境差,但最大的好处就是热闹。

  轮船起航后,统舱里自然而然地围坐出一些“老酒群”,大家拿出准备好的打包酒菜,席地而坐边吃边聊,鹅热闹且温馨。

  李晓凡记得前世经常还能碰上这样的情景:两伙人吃着聊着,最后聊得投缘,索性合并在一起喝酒了。至于在船舱里遇到多年不见的同学朋友,或是陌生年轻男女相邻而卧,谈得对心以后找了对象的,也是经常有的逸闻趣事……

  这个轮船还有个潜规则:由于轮船上的船员多来自上海。所以每每开往明州总是慢慢悠悠,回来申城则开得飞快,常常提早到站。凌晨天色尚暗,船员们都已经各自急着回家,还能钻进老婆被窝里温存一下。

  而苦了那些明州来申城的乘客们,清晨四、五点钟只能流落十六铺码头附近街头游荡。

  这些回忆让李晓凡记忆犹新。

  在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