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赵季陵的选择_钑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道理。”杨志托着下巴想了一会儿,很显然,赵季陵的看法正确,不管张孝纯对于自己是什么态度,但是对于大宋的忠诚不是假的,不会是长期的憋屈摧毁了他的信念?杨志绝对不会把事情揽到自己身上,分析着说:“我们的消息不够全面,从张孝纯背叛郓王来看,应该有个上面的人开了口,已经属于我们管不到的地方。

  赵季陵笑了,杨志谨慎的名声不是假的,其实说穿了不外乎三个人,康王赵构,景王赵杞,还有被金人关在幽州的钦宗赵桓;在赵季陵心中,最有可能的是赵桓,毕竟现在赵楷如日中天,赵构、赵杞并不占优势,不论从哪个方面看,张孝纯都没有改换门庭的需要。

  只有赵桓,别看他是个阶下之囚,毕竟当太子那么多年,还做过几年皇帝;如果在金人的威逼利诱下做出什么举动,还真的能逼迫张孝纯这样的人。赵缨络无所谓地笑笑说道:“张孝纯的选择是错误的,你们想过没有,一旦宋金真正达成协议,我们要这些人全部回来,金人是不是会答应?”

  “形势没那么好。”杨志一听,就知道赵缨络把赵楷路看得太顺了,现在只不过金国还没有缓过气来,定北军哪怕有云中之战,其实并没有感受到真正的压力;杨志解释道:“就算金国不南下,他再扶持一个像张邦昌那样的政权呢?”

  赵缨络和赵季陵都是一愣,两人身为皇族,从来没有考虑过其他外姓的人,反倒是被擒的赵桓和自称是赵世居后人的不错和尚立即闪入两人脑海;要是金人让这两个人建国,大宋还真的不能不理会,为了一个正统的概念,大宋就不得不撕毁宋金协议,考虑出兵北伐。

  杨志看两人沉默良久,这才叹气道:“之所以圣上一再催促灭夏,我虽然因为种种困难不情愿,却一次又一次地强行出兵,就是因为金国可以有这样的一步棋走。宋金协议以后,对河北的义军不再支持,我估计不出一年,各路义军便会烟消云散,到时候河北、山东政局稳定,难免会出幺蛾子;我不看好康王与张浚,就是他们对这点根本没感觉。”

  原来如此,赵缨络感觉有点可笑,政治这东西,看上去简单,谁知道里面的水太深,难怪一个个都是如履薄冰的架势;赵季陵在一天之内就得到了这么多的消息,终于下了一个对他来说很不容易的决定,缓缓道:“杨帅,我不打算回杭州了。”

  赵季陵和杨志说这样的话,自然没有考虑杨志权限不到的地方,杨志问赵季陵:“赵大人准备留在陕西,不知道有什么打算?”

  赵季陵急忙站起来躬身答道:“一切单凭公主和杨帅安排。”

  赵季陵不是官场上的菜鸟,自然晓得把赵缨络拖进来是多此一举的事情,但是身为宗室子弟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