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百二十一章 冲突_钑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精辟。”汪伯彦鼓掌道:“杨大人这个说法中肯,王爷只能迎难而上,才能打造出一个新的局面,好在汴梁靠近两淮,只要圣上从江南调来粮食,就可以迅速稳定局面。将来河南河北归心,王爷的牌面不输于郓王。”

  赵构比较欣赏汪伯彦,不仅是汪伯彦说话迎合自己,关键是汪伯彦能看到问题的关键,这比黄潜善要高明多了;黄潜善除了是一个马屁精,还是一个马屁精。赵构蹙眉问:“要是江南的粮食不够呢?”

  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取决于宋徽宗对康王的支持力度有多大,外人很难猜测;尤其是宋钦宗赵桓让赵构继位,也不知道会不会惹得宋徽宗不高兴。赵构叹了一口气问:“如果我们派人去招募河北的义军呢?”

  杨惟忠斟酌着说:“三三分,靠近太行山的义军大部分都会依附太原,张所一直在做这件事,杨志也安排刘琦在太行山中负责;剩下的人会有一部分直接去润州拜见圣上,剩下的人一定会听王爷,末将认为,最关键的是马扩,号称三十万,几万战士总是有的。”

  义军动不动就号称十万,一个是人数未必有那么多,另外一个就是有很多老弱妇女在其中,一般能够打仗的最多两三成。赵构赞同说:“惟忠所言极是,不过本王有点好奇,三哥似乎对杨志信任超过常人,难道不担心吗?”

  杨惟忠和韦渊一愣,不知道如何说才好,杨志在定北军中确实是一柱擎天,权势超过常人,汪伯彦低声道:“王爷忘了,杨志可是圣上赐婚的驸马。”

  赵构三人猛然惊醒,按照大宋的习惯,杨志一旦和公主赵缨络成婚后,肯定要呆在宋徽宗身边,兵权自然解除。汪伯彦说到这里反而吸了一口凉气说:“杨志是进士出身,做过地方大员,就算入朝,恐怕也是宰相尚书一类。”

  韦渊不由笑道:“那要看杨志的造化如何?”

  多少精英最后在官场上栽了跟头,有时候朝堂上争斗起来没有对错,看得还不就是造化,赵构摇头说:“伯彦所言不差,杨志不是赐同进士出身,这一点在领军打仗时没什么用,但做文官反而是个坦途。舅舅,你明天就回去,告诉张邦昌,我五日内就到。”

  杨惟忠等人放心了,张邦昌已经主动请降,前往汴梁不会有战斗;赵构这一动,所有人就是躺着拿功劳。不过到达汴梁却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王襄任命的京西北路安抚制置史翟兴在进攻从汝州撤退的定北军杨进一部时,其弟翟进中伏被杀,杨进在种彬的接应下舍弃了大队的百姓,带着一万多军队退入郑州。

  谁都明白,这是王襄的一个试探,试探原来的定北军会不会在宋军的围攻下交出地盘,答案很明显,不会,造成了双方的一次冲突。汴梁的张浚和王襄同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