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9章 第 222 章_逸羽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劭以车裂杀晙贼,又南向叩首,自陈教子无方、失德于邦国,自刎而死……帝大悲,罢朝举哀,追封劭为“耿王”,议谥“忠节”……耿忠节王既薨,北疆方定,残寇为害,尤有蓟简重地初还,北事不可无主,荣乐郡王羽位最高,功最显,帝遂命羽暂执北疆统军总管印……——《天熙要录》==================天熙二年夏四月的华都玉安,沾染了初夏热烈,繁华更甚往昔,街市行走的人们,昂首阔步间,一派盛世子民的康庄气度,让人很难相信,这个国家半年前内外交困,连国都都险些遭遇城下之危。近两百年异族统治的残酷还记忆在华汉血液里,五十几年屈辱和亲的历史让君华子民难忘,半年前国破家亡的威胁更激发了中原百姓骨血本能的恐惧,直到古原大捷、光复蓟简、唐晙伏法的喜讯相继传回,人们在通天彻地的欢悦里想到祖辈念念不忘的开国英豪,奔涌胸腔的激动才真正让他们和先辈们感同身受,那是——我为大华人的骄傲!只为这份骄傲,那过去六个月的战云翻涌,不说青史,也注定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成为华汉永远也听不厌的传奇。是以,前线大胜的消息传回玉安将近月许,每日充斥在南街说评楼中的依然是晙胡双战中的故事,其中出现最多的,是一个年轻的名号——荣乐郡王。东首一家茶楼里,说评人茶水轻抿,一出“荣乐王单骑入唐营”算是说完了,西头一家,折扇一展,“荣乐王夜赚古原捷”正当叫彩。彩声之中,一人许是初听说评,忍不住嘀咕道:“满打满算也就二八出头的娃娃,有他说得这么神吗。”好巧不巧,他邻坐的是个耳朵长的,“神?老爷子,我跟你说,这可还不算神的!一看你这就不常在外面走动,不知道可别乱说!咱都喊胡狗子胡狗子,荣乐王爷这回,可是真将他们的皇帝追成了丧家狗了!人家洪将军都跑不动了,只能留下来收俘虏,王爷年纪小,却硬是咬牙追了贼胡皇几天,这不还追回了蓟州和简州,雪了我大华的安承耻吗!”这一嗓子,这一桌算是热闹起来了。“别说,我当初听说荣乐郡王要接管神武军,也念叨他年纪轻,如今却是不服不行。听说胡人如今管咱们王爷叫不死王!鬼面王!”“嗯,老人家是不该瞎说,旁的不提,荣乐郡王若没本事压住阵,唐老公爷走了后,陛下也不能让他接任统军总管啊。”“唉,耿王,可惜了,是唐晙叛逆,陛下也不怪耿王,他老人家怎么就想不开呢。”满桌沉闷,时有叹息,不久,一位先生模样的向天抱了抱拳,“说起耿王,宫里那位,老夫确是不得不佩服,儿子造反,当爹的脑袋不被拿去祭旗已经是天大的恩德了,看看今上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