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4章 凶手的杀人动机是什么?(求订阅,_我在警局打副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4章凶手的杀人动机是什么?(求订阅,求月票!)

  转眼时间,一周过去了。

  8人的视频小组,3万多小时监控看完,只在一个偏僻的摄像头里,隐约看到了1秒嫌疑人的行踪。

  李想是在11日晚上9点40分的时候发现的断指,而视频监控的时间4月10日凌晨2点20分,也就是抛尸后的一天,就被李想发现了。

  监控里,夜暮笼罩、星月交辉,一个朦胧的影子,骑着一辆电动车,在视频画面一闪而过,总时长虽然只有1秒,但是那电动车脚踏板上黑色的物体,非常像他们从河里打捞上来,用来装尸的编制袋。

  这与警方推测的交通工具不谋而合,同时骑电动车的那人体型也与警方分析的嫌疑人体型差不多,只不过因为天色的原因,视频非常模糊,很难根据这个,找到嫌疑人。

  而根据视频中1秒出现的画面,警方也分析出了他的大致行动路线,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在他可能出现的路线里,继续排查。

  周嫚每天上班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再将死者的DNA数据继续比对,防止死者家属报案后,不能及时比对。

  这天她再次比对失踪人口的时候,系统突然提示比对成功,有一条失踪人口信息比对上了。

  “快,快来看,死者比对上了。”

  周嫚高兴的把大家喊了过来,只见这份数据是昨天下午4点多上传到失踪人口数据库里的,刚好是洪桥派出所接到的失踪人口报警,报案时间是4月11日,报案人是母女俩。

  派出所按流程立案后,便将失踪人员家属的DNA采集了一下,昨天上传到了失踪人口的数据库,今天一早被周嫚比对了出来。

  “太好了,把死者身份信息调出来。”

  DNA比对成功,这让一中队的众人都振奋了不少,毕竟视频监控并没有找到更多有关凶手的信息,案件的调查一时也陷入了僵局。

  在这个关键时候,DNA比对成功了,给案件的侦破往前推进了很大一步。

  “死者郝连山,今年45岁,本地人,父母均已过世,家住阜阳路114号,公安系统户籍显示此人已经离婚,有一个女儿跟着母亲,而报案的人正是他的女儿和前妻。”

  周嫚很快就将受害者的身份信息调了出来,曹刚立即吩咐道:“毛济,李想,你们出一趟现场,找死者的前妻和女儿了解一下情况,我带技术组到死者家里勘察一下。”

  有了最新线索后,众人的激情也被调了出来。

  李想和毛济接到外勤任务后,第一时间便找到了报警记录,从上面找到了死者前妻的联系方式,预约上门例行问询。

  死者妻子名叫穆兴娟,今年41岁,开了一家服装店。

  李想他们来到店里,正看到她在接待顾客,便没有上前,等她把顾客送走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