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六章 陈桥兵变_大宋的天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木牌的事继续升温。

  柴荣一死,小木牌的事并没有就此打住,狗仔队们就喜欢捕风捉影,传递小道消息。“点检做天子”的传言,在京城开封越传越邪乎,似乎就是接下来的天气预报。

  “点检都换人了,怎么传言还存在呢?”

  赵匡胤心里很是矛盾,这就等于自己天天背着个锅在做事。人人都想做皇帝,他打心眼里不想造自己大哥柴荣的反,废幼帝自立,他没这么想,或是暂时还没想好。

  可是人言可畏,传言似虎。人无害虎意,虎却能吃人。

  为什么南方的人家,会在房梁正中贴上“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就是害怕哪个人舌头长乱讲话,一语成谶,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每天上朝,面对年幼的恭帝和符太后,赵匡胤毕恭毕敬,生怕哪里做得不到位,被大臣们拿住小辫子。符太后越是平静,赵匡胤的心里越是暗潮涌动。

  我们敢肯定地说,如果皇上还是柴荣,赵匡胤一定会兢兢业业干到老,然后光荣退休,颐养天年,死了葬在柴荣旁边。

  没了柴荣的大周,已经彻底关闭了天下一统模式,自己很难再回到那意气风发、叱咤风云的战场。

  历史最大的遗憾就是无法假设,没有如果。

  赵匡胤现在遇到了一个两难的选择。

  京城到处都是老柴家的耳线,哪一天传到小符太后的耳朵里,自己一家老小,着实前途未卜,命运堪忧。

  反,对不起仁兄柴荣的信任和委托,自己毕竟是托孤的老臣。

  不反,就是抛弃自己多年拼死拼活挣来的一身戎装,富贵荣华,放弃,他真的办不到。放弃之后,面临的或许还有一个后果,那就是满门被诛杀。

  按照五代时期当皇帝的公式惯例,武将若是掌控国家主力军,只要想做皇帝,那是易如反掌,废帝自立就可以了。

  十年前,太祖郭威取代后汉的时候,赵匡胤是全程参与的。

  郭威的称帝过程是:先让手下将领发了假情报,说契丹南下进犯。然后奉太后之命领兵出城,到了澶州,将士们发生兵变,郭威黄旗加身,被拥立为帝,回京,夺权登基。

  出来混是要还的。郭威是否会想到,十年后,有人会将他的称帝过程重新演绎一遍。

  嗜欲深者天机浅。这时候,人心里面是最空虚的。

  赵匡胤想了很多,骑泥马时的年少轻狂,大闹勾栏院的豪气,王彦超的冷漠,张桂英的火热,瓜田老伯、襄阳老僧的仗义,赌输华山的无奈,京娘那种期盼的眼神,高辛庙的占卜,滁州城下淋雨的老父亲,他又想到那些为了生计流浪街头的难民,楚州城女尸身下吃奶的婴儿,他觉得自己有种责任,他和大哥柴荣不同的一种责任,他应该担当起来,为自己,也为了天下苍生。

  赵匡胤发现自己一天也离不开苗广义、赵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