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2章 成立东南亚战区_红色警戒之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博力和沙耶瓦迎来导弹的攻击后,蒙巴顿和齐姆拉等东南亚盟军司令部直接被摧毁。.这也导致东南亚盟军霎时间成为一盘散沙,各自为战。

  杜聿明并没有放过这样的机会,展开了新一轮的全面攻势。他并没有去管博力和沙耶瓦里面为数不多的残军,而是命令部队转移进攻方向,绕过这两座城市,向缅甸西部的海岸线推进。

  同一时刻,缅甸铁路沿线的部队也对以西的盟军展开进攻,采取全线推进,步步蚕食的方式,消灭一股股盟军部队。

  中华境内的云南地区,也开始向缅甸展开进攻,以婆罗洲调集来的两个丛林作战师为主力,向缅甸境内推进,兵锋指向印度地区。

  在藏省和云南交界处以南的印度地区,首次面临来至中华山地集团军的进攻。以一个山地师为主导,配合两支二线部队,突然对印度的孟加拉地区展开突然姓的进攻。

  这是中华至和平以来,露出了最强大的力量。为了这些部队的统一调配,陈绍特地成立了东南亚战区,杜聿明任战区总司令,由他指挥今后东南亚地区所有的战事。

  东南亚战区近百万的军队,同时扑向缅甸这个小小的地方。虽说进攻的部队一般都是主力部队,但并不能否定二线部队的功绩。

  由于装备的关系,无法和装备了突击步枪的主力部队比进攻速度,也无法和他们比战斗技能。可他们的战斗力比起盟军来说,还是高出了一大截。用来扫清后方的抵抗,绰绰有余。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二线部队,主力部队的推进速度才会更加快速。后方保障交给二线部队,主力就是负责进攻再进攻,根本不用去管其他。这能不快吗?

  不需要担心补给线被截断,也不需要担心后方不安全,被截断的退路。三方合围的进攻线路,短短的三天内,给盟军部队给予了重创。

  之前有了蒙巴顿在指挥,照样挡不住中华士兵的进攻。如今蒙巴顿等人都到下面去了,这些各自为战的盟军部队败得更快。许多地方甚至出现大批的投降部队,很多时候只要一轮的火力覆盖,就能让里面的盟军乖乖的举手投降。

  没有了主帅,军心全失,别说那些印度士兵了,就是英法国籍的士兵,也没有多少战斗下去的决心。投降的风波席卷了缅甸地区,虽说盟军方面也立即派遣了一位名将来接替蒙巴顿的位置,并且还带来了不少的援军。但不说这些名将是谁,就是他带领的援军此时还在美国本土尚未出发。他本人也还在美国,哪里有可能限制得了东南亚地区的盟军士兵。

  博力和沙耶瓦还在盟军手中,里面还活着的盟军士兵也感到很庆幸,中华军队没有进攻他们。

  倒塌的城墙,发黑的血迹,饥饿的士兵,这是一个礼拜后,两座城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