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35章 全歼小日本坦克_红色警戒之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辆、两辆……总共有八辆的四五坦克,在穿甲弹的打击下,结束了自己的使命,长眠在了水稻田中。

  上野新姿听到前面巨大的爆炸声传来,他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接着命令自己战车联队,持续射击!两轮的炮击,他的战车联队已经损失了十四辆坦克,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要知道他的战车联队,也只有三十六辆坦克而已,并非满编制。一下子就被干掉了十四辆,现在也只剩下了二十二辆。

  得益于较为先进的火控系统,两栖坦克的第一分钟射速,就有8-10发的水平,但是,这只是理论射速。实际中,却受到了许多限制,其中限制最大的,就是炮长寻找判断的时间。一般实战中,受于自身坦克的运动,也很少能打出每分钟超过五发的水平,很正常的都是每分钟两发左右,毕竟这个地面的重炮完全不一样。

  每辆两栖坦克有三个成员,一个在前面驾驶,炮塔里面有三人,车长负责指挥,炮长负责瞄准和射击。以往这样的编制还要加上一个装填手,在自动装填装置出来前。他是最累的一个,最消耗体力的装填炮弹,就是装填手的工作,在狭小的空间中,忍受着巨大的噪音,装填手在等待发射后的炮弹壳被自动退出炮膛,弹出车体,接着装弹头,装发射药,关闭门匝,体力消耗非常大。

  此时,出现了非常奇特的一幕。隐隐约约中被围在中间的坦克,他们在不停地,疯狂地发射炮弹,多半却像是傻子一样,呆着不动,任凭自己的坦克在下一时刻被击毁,他们仿佛只是在临死前多拉几个垫背的一样。此时他们的履带已经大半陷在了泥浆中。

  其实按照日本四式坦克的性能,特别是宽大的履带,足足有600毫米,按道理说。更适合在泥浆中行走才对。但是。日本的坦克火炮技术实在是连二流都算不上,巨大的后坐力,足以让整个车身大步后退,巨大的振动力传到了地下。在压力和动能的作用下。三十吨重的车身就陷入了泥浆中。

  而中华两栖坦克上的105毫米滑膛炮。其后坐力虽然也不小,但是装有极好的减震装置,其后坐力在冲击车身之前。就被抵消了很多。作用在车身上和地下的压力,就小得多。

  看出对方处于尴尬位置的林中挂第一时间命令部队拉开距离,用自己部队远距离射击的精确度,对付日本的四式坦克。

  尽管四式坦克在不停地进攻,他们的缺点也很明显,第二轮的炮击,虽然是在九百米的距离上发射了炮弹,命中率却很低,平均六发炮弹,才能命中一辆坦克,所以,他们都在拼命地向前开,缩短与对方的距离。

  指挥车上的上野新姿灰头土脸,刚才自己的坦克接连发射了六枚炮弹,却没有打中一辆坦克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