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5 第二百三十五章_升官发财在宋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赵祯眼中,王钦若此人‘圆滑奸邪’,却又‘颇有才干’。许是走惯了捷径,太重于揣摩帝王心思,难免就少了将劲用在正途上的时候。

  让人牙痒痒之余,又跟对付一块滚刀肉似的无可奈何。

  毕竟王钦若极识时务,当在意识到真宗神智发昏、随意拿人开刀,他再玲珑心思,也难复以往亲密时,就彻底沉寂了下来。

  老老实实地几年过去,挣扎得多的丁谓浮浮沉沉,寇准李迪青云直上,他却是一潭死水。

  就连朝中争辩最凶时,他也极少出头。

  哪怕赵祯对曾大力支持和推动天书神教的他心存芥蒂,也挑不出错处来。甚至因王钦若沉下心来办事了,也的的确确攒了不少政绩……赵祯再在心里感到些许别扭,也还是不偏不倚地进行了调任,令其得了个户部尚书的实职。

  然而一心始终牵挂相位的王钦若,又怎么可能真似表面上的风平浪静,对仅居一尚书的职事感激涕零?

  他蛰伏这么些年,无时不在苦思重得圣心、起码不叫寇准、陆辞一派一家独大的途径,眼看着一个大好时机摆在跟前,才没忍住跳了出来。

  ——王钦若自是不知,在新帝眼中,他可真是前所未有的善解人意。

  在面对着小夫子一干不知情的友人打抱不平而来的凶狠攻势,赵祯一方面有苦难言,一方面真觉招架不住。

  就在他快撑不住的时候,本就是最合适人选的王钦若主动蹦了出来,那可不是巧了么!

  只是,听得赵祯毫不掩饰喜悦的这一句后,寇准和晏殊等人忍不住一愣,王钦若的心里也不由自主地咯噔了一下。

  ……怎么听着不对?

  寇准与晏殊蹙着眉,直觉有些猫腻,不着痕迹地交换了个眼色,同时偃旗息鼓。

  赵祯话一出口,当即就知不妥了。

  面对这么一群人精,自己着实不该以那么欢快欣喜的口吻说的……这不就差点穿帮了么?

  得亏这些年来监国练出的城府,此时面对群臣灼灼中透着微妙的眼神,饶是赵祯心虚,也及时稳住了面上神情。

  他心里不住打鼓,却仍淡定自若道:“有王尚书不辞劳苦,为国排忧解难,实乃幸事。如此便定下了。”

  王钦若:“……”

  发展至此,他脊上全是后悔的冷汗。

  分明是他太过莽撞了。

  官家生性仁厚,若陆辞真是犯下弥天大错,令官家恶了他,官家也多半会顾念旧情。

  为存其颜面,要么贬谪,要么置于闲职了事,而决计是不会有刻意羞辱的心思的。

  若事态当真严重至那地步,官家方才那喜出望外一般的口吻,便显得额外蹊跷了。

  ——其中定有隐情,还与他所想的截然不同。

  王钦若满嘴苦涩。

  然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若是经旁人推动,他尚有回转余地,偏偏这回是他自动请缨,又如何能在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