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7章 教育得改_混在抗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祝大家新年快乐,马到成功!

  秦卫到重庆以前,关于民国的书籍相当畅销,民国题材的影视作品也是一部接着一部,仿佛无穷无尽。少年时有关民国政治黑暗,人民生活困苦的记忆似乎也越来越远去,取而代之的,似乎是民国也好像并非像我们想像的那样。甚至于在看某些报道或者文章的时候,民国几乎就成了“小资”、“情调”的代名词。虽然还不至于“言必称民国”,但那似乎正在形成一种风尚,把民国时代的许多名人的秩事端出来晒一晒也成了大家的习惯。秦卫就曾看过一段儿描述,有关杜月笙的:

  “红十字会,曾设立了很多医院,如宁波时疫医院、仁济医院,救助伤病者不知凡几。又曾创设虹口平民时疫医院,专职救助贫困者,重病患者住院医治、手术、医药及住院费用一概全免。同时红十字会还投身教育,创设许多学校,向学校捐款……这里说的是1931年的事,当时红十字会的副会长,叫杜月笙!”

  读完这几行字,一时间感觉杜月笙仿佛成了大善人。

  可谁都知龗道杜月笙是青帮大亨。青帮在上海滩做过的事儿可不少,而且绝大多数都不是什么好事儿。杜月笙本人也是靠赌和毒起家的。更曾经与黄金荣、张啸林一起残酷镇压上海工人运动,不仅设计活埋了上海工人运动领袖汪寿华,还指使流氓袭击工人纠察队,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人群众。

  这算是好人?

  当然,杜月笙只是个个例。但细想一下,民国真的像后世描述的那么好吗?

  秦卫自己都很明白。那许多追捧民国的人,恐怕也都很清楚那个时代的不完美,甚至也都知龗道民国就是个破烂的国度,别说没有后世被叫烂了的国民生产总值,光是某些地方政府还公开鼓励老百姓种植大烟,收取大烟税,就已经骇人听闻了。而民国所奉行的三民主义之一的民生也搞的非常糟糕,国家建设也有很多问题,军队也不是特别会打仗……说白了,民国的自由根本就是乱世的自由。究根到底,其实也是没有法律制度保障的。

  然而在民国呆了许久,秦卫却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后世“民国热”的背后,借民国之酒浇自我心中郁积之块垒的背后。却可能潜伏一种精神危机,就像某位作家说的:“如果说意识形态和历史教科书对民国的书写不乏妖魔化之误。那么后人对民国的追思、赞颂是否存在过度美化、神圣化的嫌疑?将一个人、一种现象、一段历史打入十八层地狱。与将其捧上美轮美奂的神龛,何者罪过更重?”

  说到底,历史应该理性地对待,恰如其分地评价,美化和丑化,都不理智。后世的中国经历了一个比较动荡的历史时期。社会稳定下来了,历史观却没有稳定下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