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5章 大评分的第一_我拍戏不在乎票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电影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动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导演需要掌握的技能,经过评估多位评审,编委会的讨论,我们大体分为以下标准——

  【拍摄技巧】

  电影发展百年,已有太多成熟的技巧,“茂瑙景别”、“希区柯克变焦”、“最后一分钟营救”、“双摄影超级景深”、“敖德萨阶梯”,一位著名导演必定有一套自身的拍摄技巧。

  【文学性】

  导演文学性,纵观影史留名的导演,起作品的深度都非常饱满。

  【美术性】

  电影作为视听语言的艺术,构图和色彩,也是组成的核心部分,优秀导演可以用景别和色彩表达角色内心感受。

  【人文关怀】

  反战、环境保护、人与社会、动物保护,导演的反思。

  【调度能力】

  调度能力是一位导演是核心能力,小剧组百余人,大剧组上千人,都需要考验导演现场的调度能力。

  【想象力】

  导演的想象力往往是一部作品的神来之笔。

  除上述六项,还有附加项目,“全面性”没有算在其中,横跨多题材的能力也是加分项,“开创性”,对某种技巧的开创性使用。

  备注1:此排行榜单,只是《旬报》编委会一家之言,不代表权威。

  备注2:此排行榜单,只收录世界上的主流导演,遗漏的导演未尝不优秀,只是没有达到期刊收录条件。]

  还别说,《旬报》的评分还整得挺专业,至少导演的六项评分能力,无论是内行还是外行看来,都没什么问题。

  因为编委会总人数是四十人,每人每项投分分,换句话说每项满分20分。

  编委会成员可以弃票以及投负票,也就是如果认为被评选的导演,在此项特别拉垮,可以负票扣分。

  每一次投票,编委会成员都需要有充足的理由,这也是为什么这套排名花费如此长时间的缘故,投票太繁琐。

  首先来看看评分第五大卫·格里菲斯——

  [导演:大卫·格里菲斯(1875年1月22日—1948年7月23日)

  代表作:《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

  成就:奥斯卡终生成就奖,创造Rembrandt式布光,创造虹膜镜头,创造最后一分钟营救

  拍摄技巧得分:20分

  文学性得分:18分

  美术性得分:15分

  人文关怀:分

  调度能力:分

  想象力:分

  创造附加分:2分

  总得分:分

  旬报寄语:卓别林曾说,他的我们所有人的老师。]

  每个投分都是有理由,摘取两段,“格里菲斯是美利坚电影之父,甚至被人称之为世界电影之父,他开创的拍摄手法,以及剪辑手法,完成默片时代的革新,还奠定了电影叙事的基本模板,我的分数必须给。”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