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1章 第一例剖腹产手术(上)_盛世华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1章第一例剖腹产手术(上)

  难产?陈景恪心头也埋上一层阴影。

  前世有科学家用四年时间观察了六千多例初产孕妇,自然分娩难产率将近百分之十五。

  只不过人类医学发达了,可以通过各种针对性的药物,把难产率降低到百分之六左右。

  实在无法顺产的就剖腹产,正常情况下因生产死亡的数量无限趋近于零。

  但要知道这是在二十一世纪,普遍结婚生产年龄也超过了二十岁。

  古代早婚早育,初产年龄一般在十四五左右,难产的概率暴增。因为医疗水平低下,难产几乎就意味着死亡。

  所以才有了生孩子是走鬼门关的说法,在古代那是真的在走鬼门关。

  第二胎情况会好很多,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产妇年龄也大了,难产的概率就会降低数倍数十倍。

  这也是为什么生过孩子的寡妇好嫁的一个原因,很多人专门娶这种,甚至有时候皇宫里也会纳几名这样的女人。

  直到宋朝以后礼法森严,寡妇改嫁成了被鄙视的事情。但即便如此,也无法阻止这种事情的发生。

  在难产的阴霾下,大家很清楚什么做法才是对的。

  难产的情况也分为很多种,就是不知道里面的产妇是哪一种。不过多想无益,还是先进去看看吧。

  于是他就跑到隔壁更衣室,把自己的那套白大褂穿上,口罩戴上。

  没有熔喷布这口罩也就能防一防口水什么的,只能说比没有强一些。

  进入病房才勉强听到孕妇发出的微弱呻吟声,他心中更沉,产妇脱力几乎可以宣判死刑了。

  里面有四五个人,除了孙思邈还有两个是隔壁的稳婆,还有两个坤道当助手。

  此时两个稳婆正在小心翼翼的揉孕妇的肚子,看到这个里不用问他就知道,胎位不正。

  如果是婴儿肥大、孕妇盆骨小或者脱力等情况,还有挽救的可能。胎位不正已经不能说是九死一生了,堪称十死无生。

  他看了一下孕妇,很年轻甚至可以说年幼,最多也就十三四岁。这让他心里更是堵得慌,也没有了说话的欲望。

  没有B超,两个产婆全凭经验在帮她纠正胎位,也是累的满头大汗,却不敢有丝毫松懈。

  孙思邈也专注的观察着孕妇的情况,从深深皱起的眉头可以看出,情况已经危急到了什么程度。

  房内气氛非常压抑,每一秒都是煎熬,陈景恪才进来一会儿就好像过了很长时间一般。

  眼看着产妇声音越来越微弱,他忍不住说道:“拿点参汤喂她吧。”

  一名坤道回道:“已经喂过两次了,再喂怕产妇受不住。”

  陈景恪心中一窒,情况更麻烦了。

  现在就算胎位扶正了,恐怕产妇也没有力气生出来了,难道一个花季少女就这样凋零吗?

  不,还有办法。

  他深吸口气,对孙思邈说道:“师父,这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